小学部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日期:2019-09-10

  教师的魅力,不是昙花一现,精彩一瞬,而是要永葆本色,永 久绽放。教师得成功,学生得进步,学校得发展,是健康、协调、可持续、常态化的标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永远在前行路上的坚定步履,既要仰观理念,又要俯察课堂;既抬头看准方向,又埋头清醒走路;既有前卫的理论指引,又有扎实的教学实践;既与高人交往,又与雅士相会;方可站得高,走得远。

  当下有些不合时宜的现象充斥其间。毫无疑问,“教”的挤占,“学”的缺位,是病态的教与学的共生状态。学生学习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是课堂主阵地的No1,是优质课的第 一铁律,是最美教师的完美演绎。细想独自一人的上课,但凡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角,学生的成绩都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每次都是唱压轴戏的那位,无一例外地成了“孙山之后”。因此,病态的课堂结构,是一种病态的师生关系。若想提升教学质量,务必打破这种关系,根除这种病态,做好新课程的实干型教师,把自己教成学生,拉回课堂,唤醒童年,呈现新姿,走出课堂怪圈,收获教学成果。

  一、适切校情,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从教师暑期培训的考核结果来看,教师知识结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各有千秋,不尽相同,却有很大的潜力和较大的提升空间。每个教师务必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扬其所长,补其所短,全 面规范,全程导学,全员提升。

  2、打牢基础,期待上下求索。一口话,三笔字,贵在坚持。比如每天只练最多三个字,但一定要把这三个字练到与字帖上一模一样为止,而不是一天练上几十个字,这样很快就有了长足进步。要知道,你只要会写100个漂亮的汉字,其实你就会写1万个漂亮的汉字了。一言以蔽之,坚持数日必有好处。提升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重在平日,成为常态,永不停歇。这两项基础性工作,是“四有好老师”的基本要求,尽管漫漫长路,仍需孜孜以求。

  3、站位准 确,课堂立意高远。教育理论绝非是高大上的东西,它总能引领我们走进课堂,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不可小觑。有人说,教育理论高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缺少了就可能行之不远,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精 准施策,调整课堂教学策略

   1、同化学科教学评价。语文、数学、英语及小科,要同等对待,四轮齐驱,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学模式,统一展示平台,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表彰奖励。

  2、强化专业能力提升。一要勤于学习,广泛阅读,大量背诵;善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写课堂反思,写教学周记。二要勇担重任。某种意义讲,寄宿制学校的老师替代了父母角色,弥补亲子阅读的缺位,融入其间,打成一片,引领示范,和学生一起读,和学生一起写,和学生一起背,和学生一起做(奥赛题)理应大力提倡。三要多听老教师的示范课,多听集体备课的主题课,多听参赛教师的评优课,多听获奖教师的汇报课,多听名师的录像课,至少每周听一次。……既符合家长愿望,又顺应时代潮流,谁养成了这些习惯谁就会成为大赢家。

  3、活化教学课案设计。从设计课(学)案开始,从洋思模式起步,遵循传统(“一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是出示教学目标;三是自学指导,分成几小步,适时检测,及时反馈,或是基础目标、特色目标、发展目标,或是自学指导(一)、(二)、(三),或是小试牛刀、初露锋芒、大显身手,或是第 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或是例题找方法、试题悟方法(试一试)、论题验方法(讨论题)、习题用方法(练一练);四是课堂小结,五是作业布置”)而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创新(融入时尚的现代的元素或他人先进的教法)而不止步于创新。

  4、细化课堂分配份额。老师一节课,究竟该讲多少?有专家给出了具体的数字,一是我们常说的“二八定律”,即20%的时间教套路,80%的时间给训练。二是学生的发言不少于20人次。三是学生学生学习时间不少于1节课的学习,学习高潮不少于3次。四是学生的写的活动多姿多彩,如字词句段微写,如数学演算,如竞争性解题等,语文、英语至少1次,数学则至少3次。五是导入新课,语言简短,不得超过3分钟。

  5、深化课堂结构改革。洋思模式,巩固什么?又深化什么?巩固的是整体模块,深化的则是自学指导环节,响鼓重锤,精打细磨,浓墨重彩,千锤百炼……开展形式不拘一格,如自主研修,同课轮上,主题研讨,课例展示,教学比武,专题讨论,课题探究,系列讲座,精品打磨等,呈现出收放自如、活实兼容、动静相宜的多彩课堂,杜绝“满堂灌”“满堂问”“满堂影”“满堂静”“满堂闹”。

  6、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一节课是高效课堂,是低效课堂,还是无效课堂,由学生的学习深度所决定。学生深度学习时,投入时间多,参与活动多,动手训练多,思维反应多,能力迁移多,必将收获多,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而然高了。

  三、稳步发展,提升八一教育质量

  1、着手教学设计。语文教师要胸有部编教材全局,研究部编教材,运用部编教材,探索部编教材教法,如单元导读课,单元特色课,口语交际课,作文课,语文园地课,单元小结课等六种新课型的教学方法。每个语文教师要自觉主动地学习部编教材教法,线上看视频听讲座,线下多领悟多运用。只有这样,语文教学能力与水平才能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同理,数学教师要研究苏版教材,学习苏派教法,多观看江苏数学的名家视频,多聆听江苏数学的名家讲座。英语科也可以观阅、欣赏情境教学法、兴趣教学法、五P教学法等主要流派的教学。小科教学也可通过多种渠道,汲取营养,引进教法,翻新手段,激发兴趣,培植核心素养……总之,引进源头活水,充实洋思模式,丰富学案设计,补充教学短板,提升驾驭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常规展示课的教案,最 好送相应的教研室主任圈阅,指导,审定,再上台展示。若时间充裕,不妨和我探讨一下,切磋一番。

  2、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战场……有人认为,一个老师的成长轨迹,大致分五步走,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这些都是以课堂实力见分晓的,从新手到老手,从骨干到优师,再到专家型教师,是从量变到质变,破茧成蝶,羽化成仙。评课时,每个老师参与其间,教研室主任精 准点评,引领团队前行方向。特别强调的是,别让隋性毁了我们的人生与幸福。教学关键处,课堂有套路,让时尚前沿的教学理念,源于课堂,高于课堂,归于课堂。

  3、放眼核心素养。不要一提核心素养,就想到思想政治,就会贴标签。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核心素养植入学生心灵而无痕,化为学生行为习惯而无迹。从价值层面讲,就是工匠精神;从能力层面讲,就是匠心独运。

  教学有法,学无止境。要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专业素养,锻造优 秀教师,务必坚守梦想,不忘初心,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采取典型示范方式,全 面规范从教行为,锻造优师,磨砺优课,培育优生,争当育人模范,争做最美教师,为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倾力打造八一品牌再作新贡献!

上一篇:八一开学摸底考,促进自主学习好

下一篇:八一小学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