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5
本网讯 2月13日下午,语文组遵照学部新学期开学培训方案与进展,全体集中在学部会议室举行相关教研议题活动。
本次议题活动由九年级主任潘茂盛代理主持。语文组资深教师郑德会领衔主讲《关于导学案设计方面的构思》。郑老师结合我校实际,从学术理论的新高度,深入浅出阐述《导学案》在设计方面应注意的事项:一、导学案基本模式是“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设计编写要有三维目标、本课重难点、学法指导、预习任务、课中导读,要与课件相匹配,有课有案,左书右案,同步导练,学生宜多看少写,课后的“自助餐“作业设计少而精。同时依据班情,分层设计,要达到适用好用,以学促教,活学活用。
1)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2)参与化原则。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3)方法化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 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4)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对学生使用“学案”时要求:
(一) 根据"学案”的要求认真进行预习。学生必须基本解决"学案”中提炼知识点部分,通过独学、对学和群学,70%的学生可以解决应用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并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质疑。
(二) 课堂上注意做好纠错记录,养成标注重点内容的习惯,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三)每一周将各科“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研讨会上,每位老师还就上学期期末阅卷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依次反馈,大家畅所欲言,互通有无,发挥集体大智慧,为有效性课改出谋划策,落到实处。
大家坚信:语文组将在朱得富主任的带领下,乘着课改的春风,吹遍每个角落,让高效课堂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之果!(通讯员 魏兴付)
下一篇:不忘初心修师德 砥砺前行铸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