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养育之艰 报深重恩情
发布时间:2021-05-05 | 作者:未知
一一一 八一学校初中部教师代表在2021年五月份"感恩“主题升国旗下的演讲词
语文组 张欢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最原始的哲学要解决人生三大问题。 而父母却为个体解决了前两者,赋予意义,给予生命。此不可谓不伟大,不可谓不敬佩,不可谓不感恩。
养,供养,成人;育,培养孩子,使之从善。养育,即供养物质,培育品质。养育之恩即将一个人带到这个世上并养育长大的恩情。
养育之恩深且重。“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育子女路漫途远,人生不过甲子,而养育独占三十年。当你呱呱坠地时,父母整宿提心,整夜担心,连绵百夜。夜夜不能酣寐,三更哺乳掩被,肤黄神劳却目露不悔。待你身躯魁梧步履渐稳,父母眼角渗出了泪花,脸上绽放了笑花。当你百日之后,又患疾病。忽染恶疾,父母忧心,不分昼夜,不顾风雨,不管容颜,扣这家门,敲那家窗,泪不住地流,路不停的走,病不停的问。当你无心于学,父母规其行,劝其心,循循善诱,虽遇不解,偷掩泪水,不忍你知。当你求学坎坷,父母奔走寻求学。遇冷脸,遭闭门,惹非议,而强颜欢笑,不忍你知。但你无知犯错,父母摘脸俯身以示歉意,几欲唯唯诺诺,几欲嚎啕大哭,几欲屈膝卑躬,转视待你仍如昨日,不惹你知……父母恩,深如海重如山。
养育之恩当回报。虽有言“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但亦有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报恩有三:报以财物、报以陪伴、报以成长。以财物报之,虽非长久之道,却不失为一种短而快的方法。书父母一份“情书”,以表内心感怀之念。制一个生日手工,赠予父母,以示理解体谅之意。做一顿简单晚餐,以谅父母日夜操劳之辛。
以陪伴报之,乃可取之道。何为陪伴,不外乎与父母同出游、同观影、同外出……简而言之,就是“在一起”。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奈何中学生不可与父母终日相伴,须忍痛别离做须做之事——学习。
学习是另一种成长,亦是报答父母的不二选择。学习可以养性修身,即为成人;学有所成,可以小到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皆为成才。成人成才是子女对父母最高的报答。当下,网上标新立异的二次元“思潮”涌动,“反学习”等反智主义抬头,甚多青少年竟相信:学习不重要!在此,我坚决反对,我的观点是:学习不但很重要,而且是我们报答父母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学习能使你提升人生境界、体会人生快乐、增加更多人生选择。
八一的学子们,感恩父母,从我做起,付诸行动。多花心思、多陪伴父母,多用功学习吧!
张 欢
2021年05月05日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