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23日上午第二节,九年级语文组叶季芳老师在九(6)上了一节公开课,初中部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评课教研活动。
叶老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曾有三年初中语文教学经历,于本学期应聘加盟我校初中部任语文教师。她业务娴熟,爱岗敬业。本次公开课她执教的课题是古诗一一一文天祥《过零丁洋》,属九年级语文同步教学内容。
诗人文天祥通过这首七言律诗回忆自己一生坎坷不平的遭遇,表现其忠贞为国、舍生取义的决心以及崇高的气节。
《过零丁洋》也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首联回顾身世,追述战斗生涯,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一起。颔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表达深沉的忧愤。颈联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自己遭危难而战栗的痛苦心情。尾联以磅礴的气势收束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千古传诵,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
公开课上,叶老师充分利用自己精心设计的课件,教学时,由名人伟人对文天祥的盛赞,设置悬念→解题知人→了解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吟读诗歌,把握情感→译读诗歌,与诗人同行→赏读诗歌,与诗人对话→深情诵读,向诗人致敬→拓展练习。叶老师遵照律诗的排律,扣词析句,由整体吟诵→逐句品析,层层递进,尤其重点赏析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借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使学生感悟:“舍生取义,保家卫国“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两句诗能使广大的仁人志士与其产生共鸣,激励着无数豪杰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叶老师善于抓住时机,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接着,就巧用地名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诗的写作手法,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品析:前面的“惶恐滩”和“零丁洋”是地点,而后面的‘惶恐”与“零丁”则描写了诗人的心情。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在国家倾覆,屈辱被俘后,决意以死报国。诗人在这里成对使用了两个蕴含感情色彩的地名,又巧妙地将地名转化为心情,在词性、语义和平仄上的对仗十分工整。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富有情味,堪称诗史之绝唱。
本次公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师生互动有序,吟诗品析深透,展示叶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一次高质量的教研公开课,受到同仁的好评!(通讯员 魏兴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