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年级语文教师潘茂盛执教现代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纪实
本网讯 2月22日上午第二节,九年级语文教师潘茂盛在九(3)班上了一节公开课,初中部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潘老师是一位有着20余年教龄的老教师,于2013年7月应聘加盟八一初中部任语文教师。他爱岗敬业,业务娴熟,曾荣获合肥八一学校常规课教学大赛一等奖。他精益求精,教绩突出,多次荣获区级校级表彰,系我校初中部语文学科组中青年杰出教师。
潘老师本次公开课的课题是舒婷的现代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是九年级下册中的首篇课文,属毕业班本学期同步教学内容。
公开课上,潘老师充分利用自己精心设计的课件,采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首先由已学爱国类古诗导入本课→出示诗人简历→介绍本诗创作背景→出示学习目标→自由读→倾听老师示范读的视频音频→师生互动品析全诗。
潘老师狠抓诗歌"读”的训练,在解读意象的基础上,让学生体味诗之意境,结合时代背景揣摩每一节诗里蕴含诗人的情感,用恰当的语气读出来,如本诗首节内容是面对祖国长期以来,贫穷和落后而发出的痛苦的呼喊!读时仿佛为一首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以一种沉重感。第二节是为祖国有了希望而不能实现的痛苦而呼喊!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悲怆。第三节为祖国的觉醒振兴而发出欣喜的呼喊!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最后一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末尾)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诗句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髙峰。
全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将个体的“我”融入祖国的形象里,从贫穷到苦难,从理想到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愿为祖国崛起承担重任的历史使命感。全诗交融着凝重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深情与激情交织于一体,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课堂上,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反复咏唱,感情逐层加深,品析过程,师生互动频繁,气氛活跃,整堂课纵横发展有序,既有面的拓展,又有点的突破,课件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善于抓住意象→内涵→情感;或发动学生自我探究赏析的角度(示例:修辞:比喻/排比/对比/反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并结合时代背景将爱国情怀教育巧妙渗透。
本课教学流程清晰,授课方法灵活,学生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参与度高,学习效果较好,是一节富有激情,余味悠长,高质量的示范课。(通讯员 魏兴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