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年级主任潘茂盛在初中部本学期防灾减灾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大会上的发言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为了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能够有序和高效的进行,今天,全校师生在这里开展了一场春季防灾安全疏散演练活动,这是我们学校安全教育的一个传统项目,每年每学期都要举行。其目的就是利用演练活动,让大家更多的学习和掌握自救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在遇到危险时,知道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
今天,在演练环节中,全校师生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令和要求,较快地撤到了指定地点,基本上达到了疏散演练的要求,没有发生拥挤、踩踏等不安全的事故。安全疏散主要是做到有序和迅速。有序就是有组织有秩序,不拥挤、不抢先。迅速就是速度要快,事故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建立在有秩序的基础上的。 不过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同学动作比较慢,有些还嘻嘻哈哈,不够严肃。我想,也许有些同学会觉得,这只是演练,每学期都开展这样的安全疏散演练活动,有必要吗?那么听听下面的真实事例,你可能会改变看法。
学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紧急情况时,如果不能做到有组织地迅速撤离,很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5. 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师生全部安全撤离,无一人伤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但这样的奇迹不是出自偶然,而是源于他们每学期进行一次的疏散演习。桑枣中学教会学生逃生避险自救的能力,为我们树立了生命教育的榜样。但我们也常能从新闻中看到,在有的地方还是出现了校园重大安全事故。2006年10月25日晚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一学校学生晚自习后,刚走出教室,灯突然熄灭,楼道一片漆黑,有学生起哄开玩笑,造成学生恐慌,大家争先恐后往楼下跑,部分学生被挤到,被后面涌上来的学生踩踏10名学生死亡,27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7人。
199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当地在馆内举办了中小学生汇报演出。因舞台灯光烤燃附近纱幕,引起火灾。火势迅速蔓延,电线短路,灯光熄灭,剧厅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致使众人被烧或窒息,伤亡极其惨重,其中死亡325人,受伤住院130人。还有如溺水事故、交通事故、暴力恐怖事件等。一个个血的教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代价提醒我们,生命不是儿戏,安全重于泰山。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古训。古语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样的语句表达的是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警惕和忧虑,就是通常所说的忧患意识。灾害无情,生命无价。灾害确实可怕,但比灾害更可怕的是无知,作为学生,我们要珍爱生命,保护自己,就要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那么,我们学生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哪些呢?最重要的就是要镇静,任何突发应急事件不要慌乱。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应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远离窗户,以防玻璃碎片伤人。在走廊或楼梯上同学,应找墙角蹲下,保护好头部,远离墙上悬挂的装饰物,等震动停止后迅速向外撤离。如果在户外,******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到围墙下、篮球架下等危险地方停留,尽量向空旷的地方集中。如果发现有浓烟,我们要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注意保存体力,不要大喊求救,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遇到其他灾害或危险时,相关的避险自救知识,同学们还要多学习。
另外就校园安全,我们再强调以下几点:
第 一、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避免运动损伤。
第二、上下楼梯靠右行,讲究秩序,轻声慢步,防止踩踏拥挤事件的发生,在校园里不要追逐打闹,防止摔倒或撞伤,特别是阴雨天气,一楼走廊地面脚滑,容易摔倒。
第三、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解决不了的矛盾,一定要寻求老师的帮助解决。同学间切记不能乱开玩笑,做危险动作。杜绝校园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事件的发生。
第四、现在春夏交替季节,温差大,同时也是病菌滋生的季节,教室、宿舍要多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第五、随着气温的升高,不要到河边、沟边、玩耍,更不要私自下河游泳,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第六、校园门口来回车辆较多,各班需要整队进出,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珍爱生命,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时刻注意防灾减灾,做到警钟长鸣!
九年级 潘茂盛
2022/03/14
(九年级 通讯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