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校外未成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进校园心理健康系列活动
为促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情绪管理与自我调适能力,营造积极阳光的校园氛围,9月11日下午,我校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鑫老师,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为八、九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情绪管理的技巧”的精彩心理健康讲座。
讲座伊始,李鑫老师以“你最近有为什么事感到开心或烦恼吗?”的互动提问开场,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引出了“情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朋友,而非敌人”的核心观点。她指出,青春期是情绪波动较为显著的时期,学习识别、接纳并科学管理情绪,是每一位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如同为自己配备一个掌控情绪的“心灵遥控器”。
觉察与命名:给情绪贴上“标签”
李老师首先强调了情绪管理的第一步——自我觉察。“我们常常笼统地感到‘不舒服’,但这种感觉究竟是愤怒、委屈、失望还是焦虑?”她通过生动的比喻解释道,清晰地识别情绪,就像在混乱的抽屉里贴上标签,一旦我们能准确命名它,混乱感就会大大降低。李老师鼓励同学们尝试用更丰富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这是与自我内心进行有效沟通的开始。
表达与宣泄:为情绪找到“安全出口”
针对如何应对负面情绪,李鑫老师分享了一系列实用技巧。她指出,情绪需要的是疏导而非压抑。“当你感到愤怒时,一拳打在墙上受伤的是自己,但可以通过跑步、听音乐、写日记等方式安全地释放能量。”李老师重点介绍了“情绪日记法”和“倾诉法”,建议同学们选择信任的同伴、师长或通过笔尖来倾诉烦恼,为情绪找到一个安全、健康的出口。
转换与调节:切换情绪的“频道”
讲座的高潮部分是李老师带来的“情绪调节工具箱”。她现场带领同学们体验了腹式呼吸放松法、正念冥想一分钟等能够快速平复焦虑的方法。此外,她还介绍了“认知重评”技巧,即通过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来改变情绪反应。“例如,一次考试失利不应被看作‘我完了’,而可以看作是‘发现了一个需要加强的知识点’。”这种积极的思维转换能有效帮助我们从消极情绪中跳脱出来,切换情绪的“频道”。
整场讲座,李鑫老师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融于趣味互动和真实案例之中,讲解深入浅出,现场笑声与掌声不断。同学们专注聆听,积极参与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宝贵的心理调适技能。
本次活动是合肥八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动态,通过系列课程与活动,为学生们的阳光成长保驾护航,助力每一位学子都能绘制出属于自己的绚烂青春彩虹。(八年级报道 一审 台 涛 二审 朱得富 三审 沈贵玉)